忘记密码
 新成员注册
查看: 824|回复: 0

一座空城敲响警钟,这里是中国第一口油井的诞生地?

[复制链接]
我的人缘0
发起活动
0 次
参加活动
0 次
李振华 发表于 2010-10-13 16:0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你还没有登录,登录后可以看到更多精彩内容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新成员注册

×
[贴图] 一座空城敲响警钟,这里是中国第一口油井的诞生地?
这里是中国第一口油井的诞生地,铁人王进喜的故乡。50多年前,油田所在地设市,中国第一座石油基地拔地而起,鼎盛时期人口达到13万人。半个多世纪过去,石油资源枯竭,市政府和油田基地相继搬离,9万居民弃城外迁,城中弃楼遍地、设施老化,几成空城。

玉门老君庙是中国石油的发祥地,1939年8月11日,中国第一口油井在此出油,中国从此甩掉了“无油国”的帽子。解放前的10年间,玉门石油产量占当时全国总产量的90%以上,奠定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基础。图为位于河谷中的玉门油田老君庙油矿。

  下载 (65.84 kb)

昨天 10:49


山崖底部密集分布的洞穴是石油工人最早居住的地方,许多工人的儿女都是在洞里出生。新中国成立后,玉门为陕北、大庆等新油田输送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20余万名技术人才和石油工人,玉门油田因此被誉为“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”。图为一架还在生产的抽油机。

  下载 (73.51 kb)

昨天 10:49

1955年,为保障生产,玉门油田所在地被设立为玉门市,县政府也搬迁至此。到20世纪80年代,石油产业鼎盛时期,这座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的总面积扩张到1.35万平方公里,人口一度达13万余人。图为废弃的邮政大楼。

  下载 (79.38 kb)

昨天 10:49

经过多年开采,玉门石油产量逐年下滑,由1959年最高的140.62万吨降至1998年的38万吨,而前产量也仅维持在70万吨。这个国内最早开发的油田,如今成了小规模及发展困难石油企业的聚集地。图为废弃房屋中的老君庙开采纪念牌匾。

  下载 (59.97 kb)

昨天 10:49

和所有资源型城市一样,资源枯竭的玉门面临着发展瓶颈。21世纪初,玉门市和玉门油田作出迁移决定,大片工厂倒闭,厂房住宅被夷为平地,因油而聚的人们开始迁走。图为一处被砖石封死的办公楼。

  下载 (51.78 kb)

昨天 10:49

2001年,全玉门市66个居委会缩减成33个,2004年又缩减至12个。2009年统计表明,留守老市区的人口已不超过3万人。

  下载 (55.28 kb)

昨天 10:49

截至2008年,包括新市区在内的玉门全市下岗失业者已达3.5万人,其中有1.4万人属于生活特困人群。与此同时,遗留在老城的道路、供暖、供水等基础设施也逐渐老化,大部分无法正常使用。图:10月1日,玉门市南坪的废弃加油站。

  下载 (46.77 kb)

昨天 10:49

10月1日,空空荡荡的玉门市汽车站。

  下载 (52.01 kb)

昨天 10:49
踩过的脚印
充实自我,展现自我!没有完美的个人,只有优秀的团队!计协我的家,建设靠大家!只有真正的融入了,你才会体会快乐哦~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新成员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手机版|CA之家 ( 桂ICP备07006672号-6 )

GMT+8, 2025-9-16 06:03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