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加电类故障
一、定义举例
从上电(或复位)到自检完成这一段过程中电脑所发生的故障。
二、可能的故障现象
1、 主机不能加电(如:电源风扇不转或转一下即停等)、有时不能加电、开机掉闸、机箱金属部分带电等;
2、 开机无显,开机报警;
3、 自检报错或死机、自检过程中所显示的配置与实际不符等;
4、 反复重启;
5、 不能进入bios、刷新bios后死机或报错;cmos掉电、时钟不准;
6、 机器噪音大、自动(定时)开机、电源设备问题等其它故障。
三、可能涉及的部件
市电环境;电源、主板、cpu、内存、显示卡、其它可能的板卡;bios中的设置(可通过放电来回复到出厂状态);开关及开关线、复位按钮及复位线本身的故障。
四、判断要点/顺序。
以下的文字叙述部分是对维修判断流程的补充和说明,要结合流程图来阅读。另外,本章只分析加电类的故障,如果在判断中涉及其它类故障,可转入相应故障的判断过程。以下各类同。
1、 维修前的准备
1) post卡;
2) 万用表;
3) 试电笔;
4) cpu负载。
2、 环境检查
1) 检查电脑设备:
a. 周边及电脑设备内外是否有变形、变色、异味等现象;
b. 环境的温、湿度情况;
c. 加电后,注意部件、元器件及其它设备是否变形、变色、异味、温度异常等现象发生。
2) 检查市电情况:
a. 检查市电电压是否在220v±10%范围内,是否稳定(即是否有经常停电、瞬间停电等现象);
b. 市电的接线定义是否正确(即,左零右火、不允许用零线作地线用(现象是零地短接)、零线不应有悬空或虚接现象);
c. 供电线路上是否接有漏电保护器(且必须接地火线上),是否有地线等;
d. 主机电源线一端是否牢伤心地插在市电插座中,不应有过松或插不到位的现象,另一端是否可伤心在接在主机电源上,不应有过松或插不到位的情况。
3) 检查电脑内部连接:
a. 电源开关可否正常的通断,声音清晰,无连键、接触不良现象;
b. 其它各按钮、开关通断是否正常;
c. 连接到外部的信号线是否有断路、短路等现象;
d. 主机电源是否已正确地连接在各主要部件,特别是主板的相应插座中;
e. 板卡,特别是主板上的跳接线设置是否正确。
4) 检查部件安装:
a. 检查机箱内是否有异物造成短路;
b. 或零部件安装上是否造成短路(如p4cpu风扇在主板背面的支架安装错位造成的短路等);
c. 通过重新插拔部件(包括cpu、内存),检查故障是否消失(重新插拔前,应该先做除尘和清洁金手指工作,包括插槽)。如果总是通过重新插拔来解决,应检查部件安装时,是否过松、后档板尺寸是否不合适、插座太紧,以致插不到位或被挤出;
d. 检查内存的安装,要求内存的安装总是从第一个插槽开始顺序安装。如果不是这样,请重新插好。
5) 检查加电后的现象:
a. 按下电源开关或复位按钮时,观察各指示灯是否正常闪亮;
b. 风扇(电源的和cpu的等)的工作情况,不应有不动作或只动作一下即停止的现象;
c. 注意倾听风扇、驱动器等的电机是否有正常的运转声音或声音是否过大;
d. 主机能加电,但无显示,应倾听主机能否正常自检(即有自检完成的鸣叫声,且硬盘灯能不断闪烁)若有,先检查显示系统是否有故障,否则检查主机问题;
e. 对于开机噪音大的问题,应分辨清噪音大的部位,一般情况下,噪音大的部件有风扇、硬盘、光驱和软驱动机械部件。对于风扇,应通过除尘来检查,如果噪音减小,可在风扇轴处滴一些钟表油,以加强润滑。
3、 故障判断要点
1) 检查主机电源:
a. 主机电源在不接负载时,将电源到主板的插头中绿线与黑线直接短接,看能否加电,并用万用表检查是否有电压输出;
b. 用万用表检查输出的各路电压值是否在规格允许的范围内;
c. 在接有负载的情况下,用万用表检查输出电源的波动范围是否在超出允许范围;
d. 对于电源一加电,只动作一下即停止工作的情况,应首先判断电源空载或接在其它机器上是否能正常工作(即检查上面提到的三点);
e. 如果电脑的供电不是直接从市电来,而是通过稳压设备获得,要注意用户所用的稳压设备是否完好、或是否与我们的产品的电源兼容。
2) 在开机无显时,用post卡检查硬件最小系统中的部件是否正常
a. 查看post显示的代码是否为正常值(参见《维修工具使用手册》中的代码定义);
b. 对于post卡所显示的代码,应检查与之相关的所有部件。如显示的代码与内存有关,就应检查主板和内存;
c. 倾听在硬件最小系统下,有无报警声音,若无检查的重点应在最小系统中的部件上;
d. 检查中还应注意的是,当硬件最小系统有报警声时,要求插入无故障的内存和显示卡(集成显示卡除外),若此时没有报警音,且有显示或自检完成的声音,证明硬件最小系统中的部件基本无故障,否则,应主要检查主板;
e. 在准备更换cpu来检查时,应先使用cpu负载,检查主板的供电电压是否在允许范围内,在电压正常的情况下才可进行cpu更换xx作。如果超出范围,直接更换主板。cpu电压允许值参见《维修工具使用手册》;
3) 部件的检查:
a. 如果硬件最小系统中的部件经post卡检查正常后,要逐步加入其它的板卡及设备,以检查其中哪个部件或设备有问题;
b. 对于总是通过重新插拔来解决加电故障的部件,应检查部件的后档板尺寸是否不太合适,这可通过去掉后档板检查。
4) bios设置检查:
a. 通过清cmos检查故障是否消失;
b. bios中的设置是否与实际的配置不相符(如:磁盘参数、内存类型、cpu参数、显示类型、温度设置等);
c. 根据需要更新bios检查故障是否消失。
5) 其它方面的检查:
a. 在接有漏电保护器的环境中,一定要先检查市电插座上的接线是否正确(即按左零右火,上地的连接方法;零地线不可短接;零线不能悬空),再检查漏电保护器是否正确地接在火线上、容量是否过小,接着检查在一路市电线路上所接的设备的数量(特别是电脑的数量——在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为30ma时,应可接16~20台电脑),最后检查整机设备中有无漏电或漏电流过大的现象;
b. 检查用户环境中有无地线。在无地线的环境中,触摸主机的金属部分,会有麻手的感觉。这时,如果接地后,机器可正常运行,且麻手现象消失,则属正常现象,不是故障;
c. 对于不能进bios,或不能刷新bios的情况,可先考虑主板的故障;
d. 对于反复重启或关机的情况,除注意市电的环境(如插头是否插好等)外,要注意电源或主板是否有故障;
e. 系统中是否加载有第三方的开关机控制软件,有应予以卸载。
五、本类故障的判断流程
见附录一之(一)。
六、案例
案例一:
问题描述:双子恒星6c/766的机器,主板是精英p6sep-me v2.2d,当内存不插在dimm1时,开机无显示,但机器不报警。
解决方案:经测试,当dimm1上不插内存时,即使dimm2、dimm3都插上内存,开机也是无显。当dimm1插上内存时,不管dimm2、dimm3上是否插有内存,开机正常。
查询早期的周报得知,此问题是由于此机型集成的显卡使用的显存是共享物理内存的,而显存所要求的物理内存是要从插在dimm1上内存中取得,当dimm1上没有插内存时,集成显卡无法从物理内存中取得显存,故用户开机时无显。
案例三:
问题描述:用户使用t启天2600 p4 1.6g 12840dsf(特5409)计算机,开机无显示,用户现在咨询如何解决?
解决方案:检查用户的环境,发现用户机随机附带两块显卡——主板集成一个显卡另外还有一块单独的tnt2 m64 32m显卡,有些客户在刚刚购买电脑时由于对电脑不太熟悉,将显示器信号线接到了主板集成的显卡接头上,这样会导致开机无显,但是此时主机工作正常。
遇到用户报修开机无显或显示器故障,请提示客户检查环境,若有不正确,提示更正后,问题即可解决。 第二章 启动与关闭类故障
一、定义举例
与启动、关闭过程有关的故障。启动是指从自检完毕到进入xx作系统应用界面这一过程中发生的问题;关闭系统是指从点击关闭按扭后到电源断开之间的所有过程。
二、可能的故障现象
1、 启动过程中死机、报错、黑屏、反复重启等;
2、 启动过程中报某个文件错误;
3、 启动过程中,总是执行一些不应该的xx作(如总是磁盘扫描、启动一个不正常的应用程序等);
4、 只能以安全模式或命令行模式启动;
5、 登录时失败、报错或死机;
6、 关闭xx作系统时死机或报错。
三、可能涉及的部件
bios设置、启动文件、设备驱动程序、xx作系统/应用程序配置文件;电源、磁盘及磁盘驱动器、主板、信号线、cpu、内存、可能的其它板卡。
四、判断要点/顺序
1、 维修前的准备
1) 磁盘数据线;
2) 万用表;
3) 查毒软件。
2、 环境检查
1) 机器周边及外观检查:
a. 市电连接是否牢伤心,不应有过松或插不到位的现象;
b. 主机硬盘指示灯是否正确闪亮,不应有不亮或常亮的现象;
c. 观察系统是否有异味,元器件的温度是否偏高;
d. 观察cpu风扇的转速是否不够,或是否过慢或不稳定;
e. 倾听驱动器工作时是否有异响。
2) 驱动器连接检查:
a. 驱动器的电源连接是否正确、牢伤心。驱动器上的电源连接插座是否有虚接的现象;
b. 驱动器上的跳线设置是否与驱动器连接在电缆上的位置相符;
c. 驱动器数据电缆是否接错或漏接,规格是否与驱动器的技术规格相符(如:支持dma66的驱动器,必须使用80芯数据电缆);
d. 驱动器数据电缆是否有故障(如露出芯线、有死弯或硬痕等),除可通过观察来判断外,也可通过更换一根数据电缆来检查;
e. 驱动器是否通过其它板卡连接到系统上,或通过其它板卡(如硬盘保护卡,双网隔离卡等)来控制。
3) 检查其它部件的安装:
a. 通过重新插拔部件(包括cpu、内存),检查故障是否消失(重新插拔前,应该先做除尘和清洁金手指工作,包括插槽)。如果总是通过重新插拔来解决,应检查部件安装时,是否过松、后档板尺寸是否不合适、插座太紧,以致插不到位或被挤出;
b. 检查cpu风扇与cpu是否接触良好。最好重新安装一次。
4) 显示的内容的观察:要注意屏幕报错的内容、死机的位置,以确定故障可能发生的部位。
3、 故障判断要点
1) 充分地与用户沟通,了解出现不能启动的过程及用户的xx作;
2) bios设置检查:
a. 是否为刚更换完不同型号的硬件。如果主板bios支持booteasy功能或bios防写开关打开,则建议将其关闭,待完成一次完整启动后,再开启;
b. 是否添加了新硬件。这时应先去除添加的硬件,看故障是否消失,若是,检查添加的硬件是否有故障,或系统中的设置是否正确(通过对比新硬件的使用手册检查);
c. 检查bios中的设置,如:启动顺序、启动磁盘的设备参数等。建议通过清cmos来恢复;
d. 检查是否由于bios问题(包括设置及功能)引起xx作系统不能正常启动或关闭,可偿试将windows目录下的bios.vxd(或vpbiosd.vxd)改名为bios.old,然后重启,或关闭,若故障消失,则通过修改bios设备或更新bios来解决,否则与bios无关。注意测试完成以后,一定要将其改回原来的名字(注:除windows 98外,其它xx作系统无此文件);
e.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,应考虑升级bios来检查。如:对于在第一次开机启动后,某些应用或设备不能工作的情况,除检查设备本身的问题外,就可考虑更新bios来解决。
以下检查应在软件最小系统下进行。
3) 磁盘逻辑检查:
a. 根据启动过程中的错误提示,相应地检查磁盘上的分区是否正确、分区是否激活、是否格式化;
b. 直接检查硬盘是否已分区、格式化;
c. 加入一个其它无故障的驱动器(如软驱或光驱)来检查能否从其它驱动器中启动(若使用软驱,最好使用希捷的检测软盘启动)。若能,进行第3)、4)步的检查,否则进行第5)步的检查;接着、分区是否激活、有无坏道等;
d. 硬盘上的启动分区是否已激活,其上是否有启动时所用的启动文件或命令;
e. 检查硬盘驱动器上的启动分区是否可访问,若不能,用相应厂商的磁盘检测程序检查硬盘是否有故障。有故障,更换硬盘;在无故障的情况下,通过初始化硬盘来检测,若故障依然存在,更换硬盘;
f. 在用其它驱动器也不能启动时,先将硬盘驱动器去除,看是否可启动,若仍不能,应对软件最小系统中的部件进行逐一检查,包括硬盘驱动器和磁盘传输的公共部件——磁盘接口、电源、内存等。若可启动了,最好对硬盘进行一次初始化xx作,若故障不消失,则再更换硬盘;
g. 如果要对硬盘进行初始化xx作,但用户存有有用数据,建议用户找数据修复公司解决。
4) xx作系统配置检查:
a. 对于出现文件错误的提示,应按照在第一部分中提到的相应软件调试方法来修复文件;
b. 在不能启动的情况,建议进行一次“选择上一次启动”或用scanreg.exe恢复注册表到前期备份的注册表的方法检查故障是否能够消除;
c. 检查系统中有无第三方程序在运行,或系统中不当的设置或设备驱动引起启动不正常。在这里特别要注意autoexec.bat和config.sys文件,应屏蔽这两个文件,检查启动故障是否消失;
d. 检查启动设置、启动组中的项、注册表中的键值等,是否加载了不必要的程序;
e. 检查是否存在病毒。要求在一个系统中,只能安装一个防病毒软件;
f. 必要时,通过一键恢复、恢复安装等方法,检查启动方面的故障;
g. 当启动中显示不正常时(如黑屏、花屏等),应按显示类故障的判断方法进行检查,但首先要注意显示设备的驱动程序是否正常、显示设置是否正确,最好将显示改变到标准的vga方式检查。
5) 硬件部件检查:
a. 如果启动的驱动器是通过另外的控制卡连接的,请将驱动器直接连接在缺省的驱动器接口(主板上的);
b. 当在软件最小系统下启动正常后,应逐步回复到原始配置状态,来定位引起不能正常启动的部件;
c. 要注意检查电源的供电能力,即输出电压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,波动范围是否超出允许的范围(参见《维修工具使用手册》);
d. 驱动器的检查,可参考磁盘类故障的判断方法进行;
e. 硬件方面的考虑,应从内存开始考虑:使用内存检测程序进行判断内存部分是否有故障,内存安装的位置,应从第一个内存槽开始安装,对于安装的多条内存检查内存规格是否一致、兼容等。有关内存规格请参阅附录二的相关部分。
6) 对于不能正常关机的现象,应从下列几个方面检查:
a. 在命令提示符下查看bootlog.txt文件(在根目录下)。此文件是开机注册文件,它里面记录了系统工作时失败的记录,保存一份系统正常工作时的记录,与出问题后的记录相比较,找出有问题的驱动程序,在win.ini system.ini 中找到该驱动对应的选项,或在注册表中找到相关联的对应键值,更改或升级该驱动程序,有可能将问题解决;
b. 升级bios到最新版本,注意cmos的设置(特别是apm、usb、irq等);
c. 检查是否有一些系统的文件损坏或未安装(参阅附录二之(三)的相关内容)
d. 应用程序引起的问题,关闭启动组中的应用程序,检查关机时的声音程序是否损坏;
e. 检查是否有某个设备引起无法正常关机,比如网卡、声卡,可通过更新驱动或更换硬件来检查;
f. 通过安装补丁程序或升级xx作系统进行检查;
g. 对于windows 98se系统的关机问题,请参阅附录二之(三)。其中的一引起论述对于其它windows系统也有帮助。